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0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手中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洇出墨渍,显然已经放弃了实时进行型号分析。

  这些车辆在排练时并未展开,所以看上去和一辆6*6或者8*8卡车没什么区别,当时只以为是简单的微波通讯车辆,完全没想到会是如此复杂。

  “近两年一直有个说法,是华夏方面准备在每个陆军师级单位下面单独编列一个信息作战团。”

  旁边一名来自陆上自卫队的二等陆佐突然用英语插话道:

  “之前我们大多把这个消息视为网络传言,因为近十年中,华夏陆军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相比海空军而言很慢,并不支持这样大规模的新增编制,但现在看来,可能真的是华夏官方的想法……”

  毕竟是盟友国家,舍尔还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但心里却还有些犯嘀咕。

  根据他的经验,编制调整往往涉及到大量人员变动和复杂的利益关系,很难不声不响地进行准备。

  相比之下,还是单纯的装备升级更容易解释。

  不过很快,他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原本应该出现的一个轮式突击炮方阵被集成到了“快速反应作战方队”当中,取而代之的则是同样使用卡车底盘的连续两个整建制电子对抗单元。

  “他们在重构作战体系。”

  舍尔低声说道,不知道是在跟旁边的同伴交流,还是单纯自言自语:

  “看见那些车载相控阵天线了吗?每个火力单元都变成了信息节点。”

  在现场看不到的地方,互联网上正在经历一场技术狂欢。

  分列式才刚刚过半,就已经有用户贴出数据对比:1999年受阅坦克数量为72辆,而今年则锐减至四分之一,相比之下,并不负责一线突击的火力支援和信息保障装备则变为当年的7倍以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