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73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倒不是因为记仇。

  而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空中客车会在这件事上主动抢先,必定不是为了让自家客机能够隐身。

  换句话说,这个全欧洲规模最大的航天巨头,很可能已经不甘于停留在单纯的民用领域,而是希望发展新的主营业务了……

  ……

  在回国之后,艾德斯坦纳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达索集团的新任董事长,查尔斯·谢勒。

  塞尔日·达索如今已经84岁高龄,虽然仍旧掌握着公司的不少股份,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再负责日常经营,转而由当时作为ceo的谢勒负责实际管理。

  或许是由于达索家族的几名第三代继承人都没有进入飞机设计领域,所以在去年的一次轻微中风之后,更是把董事长一职也让给了对方。

  谢勒是工程软件部门出身,90年代末刚接任ceo的时候,还因为发展理念的问题跟塞尔日老爷子有过一些争吵,认为公司的角色应该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知识和服务”,甚至在董事会中一度占据上风。

  然而没过两年就赶上火炬集团在数值计算行业异军突起,导致达索软件部门的市场扩展受到阻碍,只得被迫选择保守路线,也就是与前者合作,以维持在3d建模等既有优势区间的业务规模。

  再加上后来包括阵风和猎鹰z系列在内的产品业务线重振旗鼓,谢勒当即表演了一个身法灵活,通过一个180°大转向保住了自己的ceo职位。

  如今虽然已经接过了掌门人的指挥棒,但集团内部的利益格局早已形成,他哪怕有心重拾自己过去的概念,也不可能不重视航空业务这个近在眼前的摇钱树。

  “查尔斯,我已经和华夏人谈过了。”

  艾德斯坦纳早就通过卫星通信报告过整件事情的大体背景,于是在见面之后选择开门见山:

  “对方愿意向我们提供不限条件和次数的电磁场综合测试服务,频率最高一个月10次,并且我们可以派出最多三人加入工程团队,不过服务内容仅包括测试和分析结果,还有必要的日志文件,并且我们的人不能直接参与操作和数据处理流程……”

  有些严苛,但还算合理的条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