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71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完还苦笑着接了一句:

  “常总您在这方面也是专家,了解的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提议被直接反驳的常浩南却并未有什么不满,反而笑道:

  “那如果放宽对低可探测性的要求,只需要达到部分隐身,也就是完全不考虑侧后方的情况,只将作战状态下的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维持在0.5-1平方米级别呢?”

  继而又补充道:

  “比如对机头和座舱盖做出修型,用雷达遮蔽器处理进气道,再设计半埋式挂架或者经过隐身处理的弹药吊舱,让飞机能在相对静默的条件下携带一部分弹药……”

  谭松瑞的脸上露出迷惑,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阵风在干净构型下的rcs本来就相对比较小,经过专门处理之后带弹维持现有的水平应该不算困难……可这能有什么意义?”

  “我的意思是……虽然理论上雷达发现距离是跟rcs的四次方成正比,但现代雷达都针对中低反射率目标做出过优化,把rcs从5平方米减小到1平方米这种行为几乎不会在实际交战中带来明显的好处,反而无论半埋式弹舱还是隐身弹药吊舱都会大大增加飞机的死重,劣化机动性……”

  “谭总说的没错,但可别忘了,提升战斗力既不是不是我们的,也不是对方的目的。”

  常浩南解释道:

  “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向世界给出一个证明。”

  “过去,全世界只有美国人自己有第四代战斗机,这当然还好,但现在我们的四代机突然首飞,眼瞅着俄国人的t50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的功夫,所以法国人迫切需要向全世界,或者至少向欧洲证明,他们仍然在紧跟最前沿的脚步,至少没有被我们落下太多。”

  “而我们则需要向法国人证明,或者换一种说法,发出明确的信号,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方在航空技术领域积累下来的声望和影响力优势无法保持太长时间,从而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手中筹码的分量。”

  当他提到“声望和影响力”的一瞬间,谭松瑞就已经豁然开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