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6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十几年前,如今二十号工程的首飞无论对于试飞员还是技术人员来说,心理压力都无疑要小上很多。

  在经过观礼台前的时候,李纲还特地拉动刹车手柄,让飞机在人群面前做出了一个点头动作,然后才稳稳停在起飞准备点上。

  稍早之前,一架用于伴飞的双座歼10s已经升空,此时正围绕着黄田坝机场上空进行盘旋。

  当电子时钟上的数字来到10:25时,2001号机所发出的轰鸣声突然增大,两台涡扇10a的尾喷口也从扩张调节至收敛状态。

  半分钟后,座舱内的李纲深吸一口气,松开刹车手柄,任由座椅靠背猛地推动着自己向前。

  目光中,跑道两侧的距离标识不断向后掠去。

  相比于老型号,这架飞机的复杂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但对于驾驶者而言,反而有几分返璞归真的感觉。

  几乎一切操作都被直观地体现在眼前的两块超大号屏幕上,就连系统提示的缩写都完全是中文字符。

  就比如此刻,飞行员甚至无需通过感觉来判断滑跑状态,因为屏幕最左侧有一个升力示意图,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加,正在从机头部分开始逐渐由黄转绿。

  当机头通过“350”标识时,整架飞机的俯视图完全变为绿色,甚至比李纲本人的体感还早了大约一秒钟。

  他随之拉动操纵杆。

  通过遍布机身周围的环视系统,李纲看到发动机喷射出的尾焰打在跑道地面上。

  由于高温空气产生的折射作用,图像稍微有些扭曲。

  看上去好像在烈焰浇灌下盛开的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