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2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宏让听后直接没绷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戈壁滩上顿时弥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气……

  ……

  当然,玩笑和快活都是短暂的。

  即便有着过去双锥体验证弹的成功经验以及jf14超高速风洞提供的大量数据,滑翔式高超的试射仍然是一件需要谨慎准备和严肃面对的大事。

  并且,根据军事学发展的一般逻辑,在有了矛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考虑盾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5年,常浩南利用东风3导弹测试双锥体弹头高超音速再入可行性的时候,地导部队就已经确认,常规的远程警戒雷达只能勉强捕捉到一些断断续续的信号,无法给予足够长的预警准备时间。

  面向空气动力学目标设计的火控雷达则根本无法稳定跟踪到高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的目标,更遑论发射导弹进行拦截。

  后来图160发射的那枚验证弹也基本验证了这一结论。

  此前监视x51a首飞的时候,也是使用策略,通过多基地雷达方案进行智取。

  而“玄鸟”高超音速验证平台的速度更快,几乎达到前三者的两倍,已经可以在飞行体周围生成一定强度的等离子体吸收层,又是采用灵活性极高的滑翔弹道。

  别说拦截,就连导弹来袭预警都很难实现。

  搁在二十年前,这种情况或许还可以接受。

  毕竟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的最主要威胁都来自对方,华夏只要有及格线水平的战略威慑能力就足以维持基本安全。

  但如今,华夏已经稳稳坐在了第二大国的位置,并且仍然维持着两位数左右的离谱增长水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