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6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句话说的十分云淡风轻,但听在对面的周平建耳朵里,却几乎和一声炸雷差不多:

  “跨……跨大气层飞行器?”

  这有点一惊一乍的反应让常浩南一愣,旋即意识到对方应该是有点想多了。

  “我指的不是空天两用飞行器……至少现在还不是。”

  他赶紧解释道:

  “从分类上讲,只要是以相对长时间运行在临近空间高度的,包括以火箭助推作为初段动力的全滑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甚至航天飞机,都算是跨大气层飞行器的一种。”

  听到这里,周平建总算松了口气。

  看来在短时间内,传统火箭+宇宙飞船组合的功能还是唯一的,不至于被面前这位神奇常院士鼓捣出来的某种东西突然取代掉。

  实际上,对于他来说,临近空间相关研究也不算完全陌生。

  在华夏第一次筹划载人航天工程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更加复杂,但运载能力和任务灵活性也更强的航天飞机方案。

  后来之所以被钱老否定,除了成本确实离谱以外,技术层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航天飞机相比宇宙飞船需要更长时间运行在50-150km这个高度范围内,甚至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有一定的机动性,而当时的华夏,或者说整个人类对于临近空间的了解都相当有限。

  “所以常院士您是准备以这里作为科研基地,进行一系列缩比的邻近空间飞行试验?”

  “初步想法是这样。”

  常浩南回答道:

  “你应该知道,钱老早在1946年就已经提出,远程滑行式飞行器的最佳飞行高度大约是96公里,并且根据努森数将流动划分为连续流、滑移流、过渡流和自由分子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