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55节(1 / 7)
大约十秒钟后,二三级火箭分离,三级火箭几乎同时点火,星箭组合体的飞行姿态由斜向上慢慢变为横向。
而电脑屏幕上,代表着卫星高度的数字变化速度开始放缓。
401.20.
401.21.
401.22.
……
相比于可以进行一次关机的液体发动机,固体三级火箭必须在一次相对短促的工作中将卫星直接推入预设轨道。
如果类比一下,就是在倒车入库的时候要求一把进库,而且还必须维持一定的速度。
那误差自然就会大一些。
过去的入轨算法,相当于最初代版本的自动泊车,也就是生硬地记住“xx秒打x圈方向盘、油门开到x度”,然后重复操作。
而快舟一号上所测试的新型入轨算法,则相当于一个传感器和算力都拉满的智能驾驶系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时计算出最合适的操作,实现复杂情况下的精准停车……
终于,在漫长的几分钟过后。
那个数字缓缓跳动到了401.28km。
三级火箭此时仍然保留着一定的残存推力,但此时的卫星,却已经不再需要这些多余的能量了。
“星箭分离!”
↑返回顶部↑
而电脑屏幕上,代表着卫星高度的数字变化速度开始放缓。
401.20.
401.21.
401.22.
……
相比于可以进行一次关机的液体发动机,固体三级火箭必须在一次相对短促的工作中将卫星直接推入预设轨道。
如果类比一下,就是在倒车入库的时候要求一把进库,而且还必须维持一定的速度。
那误差自然就会大一些。
过去的入轨算法,相当于最初代版本的自动泊车,也就是生硬地记住“xx秒打x圈方向盘、油门开到x度”,然后重复操作。
而快舟一号上所测试的新型入轨算法,则相当于一个传感器和算力都拉满的智能驾驶系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时计算出最合适的操作,实现复杂情况下的精准停车……
终于,在漫长的几分钟过后。
那个数字缓缓跳动到了401.28km。
三级火箭此时仍然保留着一定的残存推力,但此时的卫星,却已经不再需要这些多余的能量了。
“星箭分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