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39节(2 / 7)
  “而且太空中并不是真的没有阻力,宇宙尘埃、大气分子、引力变化、还有其它太空垃圾的碰撞……这些都会导致40396号的运行轨道发生变化,除非国际空间站能永久提升30-50公里的轨道高度,否则恐怕会持续受到碰撞带来的威胁。”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第二个人再提问。
棘手。
太棘手了。
上次人类处理这么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大概还是礼炮七号。
但后者只是失控且失联而已,基本功能还是在的,甚至留有完好的对接口,所以最后派两名艺高人胆大的斯拉夫超人宇航员去手操非合作对接,愣是给修好了。
然而这个40396号是一个孤零零的太阳能电池板,还是运行在大约400公里这个最为繁忙和敏感的高度上,一时间甚至没人能想到要如何处理。
总不可能让美国人再打一发标准3吧?
从技术上,这个电池板几乎的红外特征很差且很不规则,leap的导引头未必能识别出目标来。
而政治上,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国内也都不可能允许。
“nasa方面怎么说?”
虽然情况非常严峻,但问出这句话的人语气中还是难免带着些幸灾乐祸。
没办法,人之常情。
虽说航天是人类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假,但那空间站上又没有华夏航天员,更何况当年还是你阿美莉卡不当人,非得不允许我们加入。
你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返回顶部↑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第二个人再提问。
棘手。
太棘手了。
上次人类处理这么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大概还是礼炮七号。
但后者只是失控且失联而已,基本功能还是在的,甚至留有完好的对接口,所以最后派两名艺高人胆大的斯拉夫超人宇航员去手操非合作对接,愣是给修好了。
然而这个40396号是一个孤零零的太阳能电池板,还是运行在大约400公里这个最为繁忙和敏感的高度上,一时间甚至没人能想到要如何处理。
总不可能让美国人再打一发标准3吧?
从技术上,这个电池板几乎的红外特征很差且很不规则,leap的导引头未必能识别出目标来。
而政治上,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国内也都不可能允许。
“nasa方面怎么说?”
虽然情况非常严峻,但问出这句话的人语气中还是难免带着些幸灾乐祸。
没办法,人之常情。
虽说航天是人类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假,但那空间站上又没有华夏航天员,更何况当年还是你阿美莉卡不当人,非得不允许我们加入。
你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