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1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机舱内的四人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加速度正在发生变化。

  “3号,检查弹舱情况。”

  作为一架80年代服役,并且并未经过重大升级改造的飞机,图160的驾驶舱仍然保留着浓重的“苏维埃钟表店”风格,并没有大面积的多功能显示器。

  所有武器系统都需要许华胜在通过面前的按键、旋钮和拨杆开关来完成。

  “弹舱温度、噪音正常,通风情况良好,气体环境正常。”

  许华胜按照已经训练过无数次的操作,很快完成了弹舱安全检查——

  实际上,由于高速飞行时机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内部弹舱面临的情况往往是温度过高而不是过低。

  对于使用低温液体燃料的验证弹来说,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

  逸散一些推进剂倒是无所谓,毕竟这些都在设计时的计算当中。

  但要是弹舱内的氢气浓度太高,问题显然会比较大。

  为此,41175号机在改装过程中,特地给前部弹舱增加了一套通风系统。

  “到达e3导航点,开始准备武器。”

  宣益民平静的声音重新响起。

  “gc-x,通电自检。”

  许华胜说着拨动了武器选择面板旁边的一处拨杆开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