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85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建强的第三个要求,最后也还是被满足了。

  不过,以常浩南如今的身份,肯定不能随便打个电话就把人家叫过来。

  所以还是得回去之后慢慢等消息。

  当然,李建强也早就估计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计划是先解决掉雷达信号形式、波形函数、部署位置等基本问题。

  等到获得外援之后,再考虑具体如何在现有雷达基础上进行软件和算法升级。

  因此他刚一回到研究所,就马上集中了所有手头没有要紧工作的部下开会,说明了目前的基本情况,并分别下达具体任务。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想象当中那样顺利。

  尽管他们已经在这方面进行过好几年的研究,并且得到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

  但真到了需要让理论落地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不少此前并未考虑到的问题。

  其中最棘手的一条是,由于双/多基地雷达的反隐身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散射,而这种散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无规则的特性,且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属不同的雷达终端,所以很难利用聚类分析、匹配滤波采样、窄带自动增益控制等传统技术进行密集多目标分辨。

  换句话说,在一个相对小(十几km到几十km)的范围之内,无论实际存在多少目标,雷达回波都会把它们当做是同一个反射信号。

  如果是面对正常目标,那么雷达操作员还可以根据目标信号强度来进行推测。

  但f22是一個全新的对手。

  没人知道它的具体目标特性是怎么样的。

  而且就算知道,经过散射之后的信号也可能出现失真,导致出自经验的判断出现误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