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72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这个任务既不航空,也不动力,但显然也没人会质疑他在空气动力学设计领域的能力。

  更不用说还有实力强劲的航天科技一院从旁协助。

  所以刚才这段时间,大家的关注重点基本都放在了动力、制导、控制和测试流程等其它部分。

  直到五院的这一打岔,才把话题给拉回到弹头上面。

  “发汗冷却……”

  会议室内热烈的气氛稍稍沉寂下来,不少人重新低头开始思考——

  常浩南提出的这个技术名词倒是并不新鲜。

  冷却流体首先流过多孔壁面并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带走热量,随后在壁面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气膜以减小高温主流对壁面的传热。

  这个过程如果采用液体冷却剂,那么会非常类似动物的排汗散热过程,发汗冷却也是由此而得名。

  其特点在于同时包括主被动两部分换热原理,同时由于冷却流体渗出多孔壁面以后形成的表面气膜贴合效果极佳,哪怕仅考虑被动隔热效应,也要优于单纯的气膜冷却。

  但作为代价,发汗冷却需要特殊的多孔材料作为载体,并且对微孔结构、导热率、加工工艺和耐热性都有极高的要求。

  无论设计难度还是成本都居高不下。

  “常院士……这是不是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李荣卫用有些拿不准的语气询问道:

  “发汗冷却一般都是用在火箭发动机尾喷口上的,用来承受3500k以上的燃气温度……咱们这个验证弹到末端也才不过6-7倍音速,就算是按照全程海平面高度计算,气动加热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