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66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几位首长更是直接眼冒精光。

  作为99年阅兵之前才进行过试射的国之重器,东风31的地位确实有些尴尬。

  射程上只是勉强摸到洲际导弹的标准边缘,导致实战价值有限不说,还直接给别人漏了底,导致威慑价值也大打折扣。

  眼下增程之后的东风31a虽然接近开发尾声,但也很难说就能亡羊补牢。

  搞得装备了东风31基础型的二炮8xx旅相当尴尬。

  航天科工集团甚至考虑过学习隔壁俄国人的经验,把东风31当成运载火箭给打出去。

  虽然也确实是个办法,但怎么说都有点可惜。

  而且还很耻辱。

  但要是能通过更换战斗部的方式使其“起死回生”,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而给假想敌展示了我方的超高容错率。

  看着下面听众的反应,常浩南清楚,自己写那份报告的目的,恐怕已经成功一多半了。

  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因此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第二类,是传统的翼身组合体模式。”

  “组合体气动布局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机身,因此内部空间使用效率很高,气动设计的技术具有传统设计思想的基础和经验,但其设计必须完全在三维意义上进行,其激波系非常复杂,研发和制造的成本很高,当年钱院士否决我国的航天飞机计划,也正是出于此原因……”

  “第三类是升力体气动布局,其特性与翼身组合体类似,但外形完全不兼容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的动力,必须使用运载火箭发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