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7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常浩南也是这么想,但还是想听听真正的专家意见。

  遂带着些许好奇地问道:

  “怎么说?”

  然而,对方却并没有给出任何气象学或是地质学层面的解释,而是直接话锋一转:

  “美国人很可能是想借着这一次的事情向我们施压,迫使我国在下一阶段气候协定谈判当中做出让步。”

  不得不说,因为自身利益和耕地相关,常浩南确实没有从其它角度考虑问题。

  现在突然被丁仲理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就算不是主要目的,也可以作为顺带。

  “但京都议定书不是早就已经签过了?”

  常浩南对于各国在排放问题上的争议大概有个概念,但显然不可能和丁仲理这样的专业人士相比。

  “京都议定书在本质上更接近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里面的规定大多没有强制性,而且内容也比较粗糙。”

  后者解释道:

  “尤其是,在1997年签订的时候,我们因为被划分为发展中国家,所以并没有被要求做出减少排放的承诺……”

  “但我国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让一部分发达国家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们一方面正在加大力度渲染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宣扬我们已经进入所谓‘准发达国家’的行列,应当和他们一起承担减排责任……”

  饶是常浩南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里时,还是没忍住脱口而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