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98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工件划分为固定装夹区和浮动装夹区即可。”

  “固定装夹区通过三个固定装夹单元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保证加工基准,其余区域都是浮动装夹区,通过多个浮动装夹单元辅助定位,在工件释放变形之后调整浮动装夹单元以适应工件变形后的位姿,并在变形状态下再次辅助定位工件……”

  “至于固定装夹区的计算,可以根据加工动态特征信息模型计算工件的中间状态质心,保证固定装夹区能在释放变形过程中包络质心即可。”

  所谓加工动态特征信息模型,是火炬-c.b.法拉利公司以常浩南最早提供的数字仿真技术为基础,面向用户端提供的数据库类型服务。

  可以把复杂的中间状态几何转化为多个简单层的叠加。

  结合硬件层面全直线电机驱动机和蜂窝结构专利,对于一些产品规格相对标准(有明确的槽、筋、孔和轮廓),但精度要求较高的用户而言,有着极高的吸引力。

  主要体现在加工效率几乎成倍领先于竞争对手。

  当然,也确实如杨卫华所说,能在浮动装夹领域发挥作用。

  “那如果加工对象是非典型的、质心分布不够集中的产品呢?”

  魏永明作为工控系统的实际负责人,尤其是在明知自家领导是要加工什么的情况下,自然要提前予以考虑:

  “就比如涡轮机的风扇叶片,加工过程中的质心变化幅度很大,靠人工确定固定装夹区域……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吧?”

  这个问题,确实瞄准了杨卫华最薄弱的部分。

  后者一时间无法回答。

  因此,方才还十分焦灼的气氛,顿时冷却了下来。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