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82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直接通过确定性算法,根据姿态敏感器的测量值确定姿态,那确实很难克服测量误差对姿态确定精度的影响。”

  “但是,可以先用高斯-牛顿算法进行初步解算……”

  说话间,他突然四下看了看,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沈俊荣赶紧朝等在旁边的张维永示意了一下。

  后者迅速递来纸笔。

  “像这样……将磁强计和太阳敏感器的6维观测量转换为最优四元数,从而把观测自由度从9维降低到7维,再以最优四元数联合陀螺数据作为观测量,以姿态四元数和惯性系下的角速度作为状态量进行ukf滤波,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姿态解算精度……”

  常浩南一边描述,一边大致列出了滤波状态方程和卡尔曼增益矩阵的计算方法。

  当然,具体结果,就不是人脑能算明白的了。

  张维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在曙光三号上进行着状态仿真,直到卫星发射之前不久才终于确定好全部的参数。

  写完之后,常浩南把笔从容放到一边:

  “虽然精度还是不可能比得上大型平台,但中轨道卫星对于姿态的敏感性本来就不是特别高,而且即便算上四套备份,整个姿态定位系统的成本也只有传统方案的不到10%,足够以后投入大规模应用了……”

  “四套备份?”

  沈俊荣倒是没看过青鸾卫星的完整设计方案。

  常浩南笑着点点头:

  “没办法,出于成本和工期考虑,星载计算机也没用上航天级规格的产品,不多准备几套备份的话,怎么可能达到卫星要求的可靠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