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2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080章 还是只能回去找华夏人

  对于没参加过当年涡扇10立项流程的人来说,常浩南讲出来的完全可以说是个恐怖故事了——

  合着已经摸到量产型军用航发上限的涡扇10,还是人家收着手鼓捣出来的?

  而几名材料领域的大佬此则更是有些汗颜。

  常浩南嘴上虽然没说,但大家心里都是门清。

  当年之所以要在先进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妥协,甚至搞反向优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航材的限制。

  材料领域,尤其复合材料领域这些年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很明显,和应用端的需求相比,多少还是差了点意思……

  而坐在第二排的姜甫和,对此却只有报以苦笑。

  正是常浩南当时几乎突兀地拿出了涡扇10的设计方案,甚至还为日后发展成第四代发动机留足了空间,才让他和燃气涡轮研究院不得不放弃手头的高推预研项目,转向对垂直起降技术进行研究。

  虽说也算是一个出路,但任谁都知道,华夏未来必定要以大型航空母舰作为远洋作战的核心,又没有冷战时期大打全面核战、预想机场可能全部遭到破坏的作战想定,也没有一个单独的海军陆战队作为军种。

  单纯的垂直起降型号……只能说前途未卜。

  当然,624所这些年并没有坐以待毙,也进行了不少关于推力矢量喷口和相关控制逻辑的研究。

  但是跟完整的航发型号相比,这些终究都是细枝末节。

  “把中冷器安装在压气机定子上面……”

  位列前排的刘振响低声重新念叨了一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