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2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在10月的最后一次,大概率也是交付样品之前最后一次研讨会上,大家纷纷开始就此事集思广益。

  其实考虑到2002年底这个时间点,加上遄达900又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几乎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涡扇20。

  按照计划,在镐发这边正式开始量产罗罗的订单,以及sea650成功首飞之后,借着这两个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涡扇20就该立项了。

  仍然是集中力量搞攻坚的路子,以镐发为主,盛京、蓉城、筑城等几个兄弟单位为辅。

  只是不会像当年涡扇10那样搞那么大。

  所以,杭志斌等人当即表示,可以将他们正在开发的改进型钛铝合金作为涡扇20的预研项目,考虑将涡扇20的后2-3级低压涡轮,以及前两级高压压气机的材料替换为钛合金。

  参考遄达900的情况,大概可以带来约160-200公斤的减重。

  要知道,涡扇20这种13-15吨推力体量的发动机,自重本来就只有3吨左右。

  相当于一次减了1.5%左右。

  在不改变发动机总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字了。

  就连常浩南都难免有点动心。

  不过,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略显激进的提议。

  毕竟,低压涡轮和高压压气机都是核心机的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变化就是大动作,而涡扇20依托涡扇10的核心机,本应是一个研发周期较短、以锻炼研发队伍为主且没有太大风险的型号。

  甚至预计安装涡扇20的运9运输机,这会都已经进入了结构强度校核阶段,很快就要开始风洞测试。

  实在没有太多试错空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