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93节(6 / 7)
“目前的海洋一号,因为是技术验证星,所以星载设备的拍摄角度是固定的,只局限于卫星正下方,如果想要调整拍摄角度,那就需要耗费燃料调整卫星本身的姿态。”
“但如果我们在专门的海洋侦察卫星上去掉其它功能,利用多余的空间和供电安装一套凝视设备……就是类似人的脖子……呃……或者说是猫头鹰的脖子一样。”
常浩南觉得单靠语言可能不太直观,因此找旁边一名工作人员要了张纸,歘欻几笔画了个示意图:
“可以在卫星本身不动的情况下调整拍摄角度,这样一颗卫星能提供的有效侦察时长就会大大提高,需要的卫星数量也可以减少到……大概个位数的水平。”
第1004章 网络编码技术
常浩南提出的思路,倒是不难理解。
甚至于,这会其实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在内部论证此类卫星凝视技术的可行性了。
当然,让设备在维持成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角度同样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但相比于大载荷卫星,重型火箭运载这些需要强大综合国力才能支撑起来的东西,单单一个可动设备平台,对于大多数体量有限但手头有一定高精尖技术的国家来说,都是努努力就能够到的东西。
说穿了,这东西跟瞄准吊舱上面的多自由度云台在基本原理上都是一致的,相关联的前置科技比较少。
而对于当前外部环境还算良好的华夏而言,也可以走引进-消化吸收这条路。
不存在完全不可跨越的技术壁垒。
“这样的话……倒是确实可以把每颗卫星对重点地区的有效监视时间拉长。”
无需常浩南过多解释,栾文杰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但军事侦察的重点在时效性,军舰如果全速航行,一个半小时就能跑出去大概100公里远,所以光是能拍到有效画面肯定不够,还得保证拍到的东西能实时传回来才行啊……”
↑返回顶部↑
“但如果我们在专门的海洋侦察卫星上去掉其它功能,利用多余的空间和供电安装一套凝视设备……就是类似人的脖子……呃……或者说是猫头鹰的脖子一样。”
常浩南觉得单靠语言可能不太直观,因此找旁边一名工作人员要了张纸,歘欻几笔画了个示意图:
“可以在卫星本身不动的情况下调整拍摄角度,这样一颗卫星能提供的有效侦察时长就会大大提高,需要的卫星数量也可以减少到……大概个位数的水平。”
第1004章 网络编码技术
常浩南提出的思路,倒是不难理解。
甚至于,这会其实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在内部论证此类卫星凝视技术的可行性了。
当然,让设备在维持成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角度同样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但相比于大载荷卫星,重型火箭运载这些需要强大综合国力才能支撑起来的东西,单单一个可动设备平台,对于大多数体量有限但手头有一定高精尖技术的国家来说,都是努努力就能够到的东西。
说穿了,这东西跟瞄准吊舱上面的多自由度云台在基本原理上都是一致的,相关联的前置科技比较少。
而对于当前外部环境还算良好的华夏而言,也可以走引进-消化吸收这条路。
不存在完全不可跨越的技术壁垒。
“这样的话……倒是确实可以把每颗卫星对重点地区的有效监视时间拉长。”
无需常浩南过多解释,栾文杰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但军事侦察的重点在时效性,军舰如果全速航行,一个半小时就能跑出去大概100公里远,所以光是能拍到有效画面肯定不够,还得保证拍到的东西能实时传回来才行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