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48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要是,科塔·那拉亚博士万万没想到。

  人,竟然可以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把取消掉的订单转移到改进型上面去。

  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那是在这个“改进型”已经存在的前提下才没问题。

  现在基础型的mk1都还没造明白,就直接把订单砍掉四分之三,对于项目发展和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诚然,斯坦航空公司属于国企,空军现在想要更先进的mk1a升级型,肯定需要另拨经费,不至于需要他们自筹资金。

  但装备研发过程当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有了钱就能马上解决的。

  lca的总体设计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幻影2000,甚至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由法国人完成的。

  所以,在这个名义上是“自研”的项目当中,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积累经验,甚至还跟很多技术引进的型号一样,要一边缝缝补补,一边对法国人在大三角翼上的一些细节设计进行吃透和理解。

  只有通过mk1型的研发和生产,把这些过程全部走完之后,才具备改进新机的可能。

  否则贸然动手,一旦中间出现什么差错,别说解决问题,就连排查原因都很难做到。

  这还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lca作为一個拖拖拉拉了将近20年才完成首飞的项目,虽说自研的浓度不太够,可也是印度航空工业数万人的心血。

  而且从验证机的测试情况来看,即便是mk1型,也能够实现当初“以制空任务为主,取代米格21和米格23mf”的设计目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