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4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惜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已经过去了。”

  “明年,明年可以给他申报那个新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就用涡扇10的名义!”

  第960章 “预生产型”歼10a

  在那轮持续时间长达一周的技术会议确定之后,海洋一号的星载软件研发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正轨。

  包括林森明的动作,也和常浩南的预估完全一致——

  只是过了几天的功夫,他就从航天五院那边拉扯起来了一个独立于海洋一号项目组的小规模团队,负责与火炬实验室合作,对多相图分割技术进行研发。

  或者严格来说是预研。

  尽管这条时间线上,华夏在科研经费方面已经宽裕了不少,但眼下毕竟是2001年而不是2021年。

  除非一个课题事关重大,否则所能分配到的资源总归还是比较有限的。

  所以,像多相图分割这种明显是要战未来的技术,通常操作都是先巧立名目以预研名义推进起来,等什么时候出现一个与之相关的大项目,再瞅准机会挂靠上去正式立项。

  虽然看似只是迂回了一下,但往往能获得多出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的经费规模。

  并且由于涉及到重点项目,完成同样研究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会完全不同。

  而火炬实验室方面,同样如常浩南之前保证的那样,派出姚梦娜进行对接。

  过去这两年多时间里,姚梦娜从拓扑学开始,逐渐完成了自己“加深理论功底”的目标。

  尽管和常浩南这样的开挂选手,以及那些真正出身理论数学或理论物理专业的科班大佬尚有一定差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