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58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个方向由常浩南亲自带头,负责进一步对烧蚀阈值模型进行完善。

  机械加工即便从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算起,也至少经过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产数据浩如烟海,因此经验主义可以在其中发挥十分巨大的作用。

  然而激光加工显然不可能等上两个世纪。

  连二十年都不行。

  所以,不可能有足够的经验可供参考。

  要想在短时间内投入生产,就必须做到在已知待加工材料和预期加工结果的情况下,能够逆推,至少部分逆推出整个工艺流程。

  第二个方向由侯询院士带领,负责整个激光加工设备硬件层面的研发,以及给第一个方向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镐京光机所已经在这个领域攻关多年,算是有一定技术积累。

  不过常浩南额外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不仅激光源本身,涉及到机床加工特征的零部件也需要全部国产。

  反倒是电机和透镜组这些,如果进度上确实来不及,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以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华夏在短时间内不太需要担心被卡脖子的事情。

  主要还是得跟之前抛出去的诱饵打出一波配合。

  否则他搁那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别人一查,发现你反手就买了一堆和脉冲激光器配套的局域体全息光栅。

  那可就是纯纯乐子了……

  而第三个方向,则暂时不设带头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