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70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没有常浩南后来引发的一系列剧变,那么这些飞机中的8架将会在大约一年后以抵债的名义交给大毛,剩下的11架则在“国际监督”下被彻底销毁。

  后来图波列夫又用当年留下的散件组装了一架新机,以补充一架因事故而坠毁的图160。

  再往后,那就是2023年图160m2成功复产的故事了。

  不过在如今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时间线上,本来在这件事上存在一定默契的美俄双方,由于盟军行动而中断了接触——

  虽然尚未有任何证据明确指明击落那架b2的武器到底来自哪里,但在这个年头,美国人的路径依赖还停留在冷战时期。

  所以几乎是本能地先把锅扣在了大毛头上。

  于是,现在大毛如果想按照之前的计划要回几架轰炸机,那最好是能再找一到两个帮手联合向二毛施压。

  当然,作为一种妥妥的战略武器,任何一架图160的去向都是极其敏感的事情,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保证100%就能成功。

  但现在既然有了机会,那肯定要尝试一下。

  哪怕只能搞到个三四架,也能让华夏提前接触到300吨级超音速飞机的设计、维护和生产。

  以及多掌握一种理论上的、对太平洋东岸的打击能力——

  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华夏空军内部就已经撤销了全部涉核岗位,也没有任何一种量产的服役机型可以真正携带核武器。

  换句话说,华夏的“三位一体”核能力,其实是长期缺位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决定无可厚非,毕竟轰6带核弹临空轰炸这种事怎么听怎么抽象,确实也没有战术价值。

  但随着时代进步,空基核武器的花样也会重新多起来,尤其在使用战术核武器层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