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2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丁高恒说的这件事,常浩南倒是前世就有所耳闻。

  主要体现在买回来的那四艘现代级驱逐舰上面。

  续建的136和137两艘质量要远远好于后来新造的138和139两艘。

  当然,除了如巴比奇这样的高级别专家以外,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直接参与到航空母舰这样的海军核心项目里面。

  但其它主战舰艇,包括民用船只的建造,也有他们发挥余热的空间。

  虽然按照造船吨位计算,华夏已经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但在世纪之交这会,“大而不强”可绝对不是随便说说。

  高附加值的订单,多数仍然在欧洲,以及日韩手里攥着。

  “这一点,老吴也在报告里面也提到了。”

  常浩南回答道:

  “所以我也考虑,如果这一批里面符合要求的人数确实足够多,就在友谊计划第一期1000个名额的基础上,视情况扩充一部分,尽量把这批宝贵的技术人员给吃下来。”

  “不过,也是因为这次人数很多,所以他们对我们给出的条件还是有些顾虑。”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丁高恒把文件放到茶几上:

  “客观来说,哪怕是跟80年代末期的苏联相比,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物质文化水平也确实有一定欠缺,但是……”

  结果,他话才说到一半,常浩南就连忙摆了摆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