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8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上一世盟军行动的结局是联军方面取得完全胜利,因此这个所谓的“维和”自然也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性,只是给“军事占领”安了另外一套好听的说辞罢了。

  其它域外国家哪怕有心,但在仗都已经打完,防守方大败亏输的情况下,也是既无干涉的名分又无插手的能力。

  然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

  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对于几乎所有势力来说都已经接近于无法收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应该由主持“公平正义”的联合国出面来控制局势。

  而且,对于五大善人来说,面子上也都过得去。

  美国发动盟军行动在名义上是为了保障人,现在维和单位进驻,而且其中还包括美军,那完全可以对外宣称说自己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盟军行动取得了完全胜利,顺理成章地鸣金收兵,赢。

  对于已经被炸麻了的英法而言,也可以对内解释说,自己在第一时间退出行动,回应了在巴尔干地区遭受的损失,而且正是由于自己的“强硬”立场,才导致美方被迫结束了盟军行动,维持了欧洲的繁荣与和平,赢。

  至于后续的赔偿道歉,那就是另外的事情,跟巴尔干局势无关了。

  而对于当前本来就处在守势的华夏和俄罗斯来说,能把本来几乎是必输的局面扳成现在这样,保住差点就要支离破碎的巴尔干地区,甚至还能名正言顺地重新对此区域施加一定影响力,绝对是赚足了里子,赢。

  如今选择见好就收,给盟军行动一个体面的结束也并无不可。

  五赢,赢麻了。

  但是,跟常浩南此前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一样,计划归计划,执行归执行。

  这个思路之所以能被他首先提出来,主要还是一个思维开阔。

  对于一个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来说,维和属于随时随地都能看见的日常新闻,人选选择、兵力配置、日常行动等也都已经有了一套规范化的执行体系。

  但在90年代末可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