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53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过改进之后的运8气密型平台,目前的几项关键设计指标都比原来的运8c有所提升,在改装完成之后,预计可以达到580km最大平飞速度、2000公里航程和大约4.5小时留空时间。”

  对于特种机平台来说,重要的也就是这三个指标。

  只可惜……确实都不怎么样。

  气密型平台本身的空载最大航程也才3000公里冒头,如今装上总重超过5吨的任务载荷,再加上一个诱导阻力巨大的天线和大号垂尾,还能保住一多半航程已经是梁绍修能力的极限了。

  “也就是说,在飞行性能上,确实还跟圆环工程有一定差距。”

  首长用的是陈述语气。

  实际上数字摆在这,也确实没什么好问的。

  梁绍修一下子不知道该接点什么了。

  他总不能在大领导面前把飞行平台的研发过程整个讲一遍。

  不过这个时候,一直跟在旁边没说过话的丁高恒给他解了围:

  “首长,圆环工程毕竟是战略运输机平台,在航程和速度这些指标上注定有优势,运8的起飞重量只有伊尔76的三分之一,比不上也很正常。”

  “而且,我们国产预警机不可能只停留在空警200这个型号上面,之前计划在沪飞生产干线客机的时候,浩南同志和我就考虑过,未来用国产化的c909平台改装预警机的可能。”

  听到此处,首长眉眼一动,显然对此有了几分兴趣。

  丁高恒虽然并非航空专业出身,但听常浩南给他画饼也已经听过不少次了,见状赶紧继续补充细节:

  “c909的起飞重量虽然也比伊尔76低一些,但毕竟是客机的底子,基础型号就有6000公里左右的航程,而且地板下面的行李舱空间还可以改装成油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