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2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解决了设备问题之后,沪飞那边就可以开始生产c909了。

  最开始肯定还是走散件组装的路子,但不管怎么说,有了技术资料,尤其是涉及机体结构的技术资料之后,就算是有了作为特种机平台进行改装的先决条件。

  到那个时候,搞大型预警机的前置条件也就基本成熟了。

  所以,两个人的想法,其实不谋而合。

  只不过,现在的常浩南,注意力还完全放在眼前的涡扇10项目上面。

  作为一台从核心机开始就是从头研发的发动机,台架测试的工作量确实非常大。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624所甚至临时改装了原本用于测试涡轴/涡桨发动机的sb102号试车台,黎明厂也临时排产了第二台b0102号原型机,同时参与测试。

  尽管如此,在绝大多数科目都是一把过的情况下,台架测试完成装机试飞前的核心项目,还是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

  姜甫和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测试结果,找到正在控制室的常浩南签字:

  “比例寿命测试的结果显示,涡扇10有98%以上的置信度,可以满足设计指标中大修间隔超过1500飞行小时的要求。”

  “按照咱们的标准,到这一步,发动机就可以开始进行装机实验了。”

  后者在报告被打印出来之前就已经看到过结果,此时自然无需再耽误时间,稍加确认之后便在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我在这边的工作基本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其它项目,就交给海总负责了。”

  他说着看向穿着一身棉袄,但仍然被南方湿冷天气破防的海谊德。

  “放心吧,我保证把后面的测试数据保质保量交到你手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