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9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大项目,再怎么急也不在这一两天的功夫,因此常浩南欣然同意。

  其实,刚才飞机降落的时候,他就通过舷窗看到了另外一边的停机坪上,正停着两架外形特征明显的战斗机。

  果然,在简单办理了一些必要的手续之后,另外二人便带着常浩南上了一辆中巴车,朝着远处晃晃悠悠地开了过去。

  132厂在航空工业系统里面也算是主力大厂,自然不可能只有几架歼10的生产任务,因此常浩南一路上还看到了不少其它非常眼熟的型号。

  其中甚至包括一架还安装着大三角翼、机头进气的歼7。

  要知道,由于歼7f的横空出世,导致就连在上一世销量良好的歼7mg都几乎没了订单。

  “最老款的歼7竟然还在生产?”

  常浩南看着窗外,略显惊讶地问道。

  “本来应该是已经停产了的,但是苏丹空军前一阵子损失了四架歼7n,需要补充编制。”

  坐在常浩南靠后一排的132厂副总工程师许德回答道。

  他同时也是十号工程负责总装生产任务的副总工程师,跟常浩南在歼10第一次地面测试的时候有过不少业务交流,算是认识。

  “我们是建议他们直接买歼7f或者至少歼7mg,更适合那边的低空对地攻击任务,不过对方实在是掏不出钱,正好我们这有几架歼7ii的机体,就把敌我识别装置还有酒精防冰装置给拆了,准备直接当废铁价处理过去。”

  90年代的非洲,甚至还是能出现大规模饥荒的环境,对于真正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要攒钱买几架新飞机显然并不容易。

  “不过说起来,苏丹空军做了什么,能一次损失4架飞机?”

  在常浩南的印象里,对方应该一共也就装备了十几二十架歼7和米格21的样子,其中能飞的数量肯定更少,能一次摔四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