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51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共青城自不必说,仍然在给包括华夏在内的全世界多个用户生产苏27,甚至还在跟112厂一起改进生产工艺。

  乌里扬诺夫斯克应该正在准备造伊尔76mf,虽然借着安70压了一波价,但毕竟订单数量不少,伊留申恐怕很快就会把塔什干工厂的产能逐渐往国内转移。

  想到这里,常浩南给自己提了个醒。

  等到伊留申集团的飞机生产线都转到乌里扬诺夫斯克之后,可以让镐飞集团去抄个底,把设备还有技术资料什么的一并搬过来。

  未来华夏的大型运输机肯定能用上。

  至于喀山……

  喀山航空工厂目前最主要的业务应该是生产图334和图214的零部件。

  不仅仅是按照华夏标准生产,准备供给沪飞集团总装使用,也同时在按照俄标生产,供应独联体和中东用户。

  这就不得不说起,常浩南去年的那一波操作,对世界航空工业格局产生的巨大影响了——

  在波音为了顺利并购麦道,保住自家股价而签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里面,包括一条“许可所有竞争者使用其到目前为止拥有的、由政府财政资助所进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所获得的专利成果和技术秘密”。

  这个许可,可是没有范围限制的。

  于是,这条内容几乎直接推动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航空工业大发展。

  别说是空中客车、庞巴迪宇航、达索航空、巴西航空工业、图波列夫、雅科夫列夫,当然还有华夏航空工业这些数得上名号的制造商。

  就连本来半只脚已经踏入棺材板的荷兰福克飞机公司,都垂死病中惊坐起,表示要和达索合作,准备进军公务机市场。

  很多在上一世的21世纪才出现的新机型和新技术,目前都已经隐隐有了冒头的趋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