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35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不管是说早有谋划也好,还是机缘巧合也好,总之德国和日本就抓住了七八十年之交的那个时间点,从而占尽了接下来几十年的红利。

  哪怕一直到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段时间,这两个国家的产品和企业,在很多华夏人心中仍然带有一层滤镜。

  而意大利人则错过了那个时间窗口,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些残羹剩饭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他们最终也没能取代日本和德国在华夏这边的地位。

  但是,对于掌握着超前二十年见识的常浩南来说,这些来自南欧的商人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

  一方面,急着来做生意打开市场的国家,跟已经在华夏这边赚了二十年钱的国家,谁更容易让步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意大利号称“欧洲的华夏”,两国虽然在地理上相隔万里(指公里),但文化习俗上却颇有些相似之处。

  很难量化这种事情在国际交流当中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常浩南知道的是,在日后华夏企业的对外收购过程中,受到阻挠最少的就是在意大利。

  所以现在提早布局绝对没错。

  上午在参观那架直升机的时候,常浩南已经有意试探过。

  在他说到火炬集团在有限元计算上面的独家技术时,有几個人的眼神直接就变得火热起来。

  因此他非常确定,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有跟自己合作的意向。

  所以,在当天午饭之后,常浩南便找到随行的科工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林海,要了一份意方代表团的具体人员名单。

  他本来是想着从其中找出一个幸运儿再诱导一下。

  结果对方表现出的主动性却远超预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