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25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见着话题有点跑偏,负责机载武器系统设计的高级工程师杨霖用笔帽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文件纸:

  “说起超低空突防。”

  “空军的超低空突防跟海军的可不太一样,环境要恶劣得多,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美军an/aaq-13这样的低空综合导航设备,甚至连prnk-23k这样能适应低空环境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都缺少现有型号……”

  “这样一来,无论是飞行还是攻击,面临的压力都很大啊……”

  “往好的方面想,歼轰7有两名飞行员,可以分别负责飞行和攻击,所以压力并没有米格27或者f16c的飞行员那么大。”

  旁边负责飞控系统设计的副总设计师龚鑫懋接了一句,勉强算是安慰。

  紧接着,他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能不能考虑用机头的搜索雷达负责地形跟踪,结合雪橇法或者适应角法实现地形匹配跟踪?”

  “老型号歼轰7上面的232h火控雷达性能肯定不够,但是现在给三代机研发的那个1473,或者歼8c上面用的1472雷达应该能满足要求,反正超低空突防的时候,也用不到雷达去搜索目标。”

  作为飞控设计师,这显然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办法。

  虽然147x系列雷达的原始设计是用于对空的,但在其基础上增加一个青春版的地形跟踪功能并不困难。

  毕竟只是要求避碰而已,又没说要把地形给完整地测绘出来。

  但是,跟武器系统打交道比较多的杨霖当即否认了这个想法:

  “这办法飞倒是能飞,但是低空突防本来就是追求隐蔽性,这种时候大张旗鼓地开着机头雷达……恐怕不太合适吧?”

  “机头搜索雷达的发射角度太大,万一空中还有对方的飞机,那雷达告警接收机一响岂不是什么都暴露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