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21节(4 / 7)
  别看常浩南一个人就拿了三个奖,但这三個奖的申报单位分别是京航大学/华夏科学院计算所(差分进化算法)、华夏科学院下属火炬集团(模块化防洪设备)以及京航大学/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恶劣气候条件预测与防范)。
相当于从这里面还分到了半个。
所以,单是这一届评选,计算所就拿了两个半一等奖,还有一个不太起眼的项目“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的新进展”拿了二等奖。
在各个单位里面,绝对算是翘楚了。
不过,可惜的是,“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冯康院士,早在1993年就已经仙逝,只能由已经升任计算所所长的李杰院士代为领奖。
算是留下了些许遗憾。
冯康院士1957年调入计算技术研究所,可以说是华夏计算数学的奠基人。
他的成果“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独立于西方创建了有限元方法,相当于常浩南的直接前辈。
只可惜后者重生回来的时间节点有点晚,没能落着机会跟这位传奇大拿见上一面。
而由于常浩南的自然科学一等奖之前就已经领过了,所以李杰领完奖,并发表完获奖感言之后,整个颁奖仪式也就进入了尾声。
当然,这么多学术界的大佬凑到一块,自然不可能领完奖就丢下人家不管了。
晚宴还是不能少的。
在会场场务人员的引导下,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厅,向二层宴会厅移步。
不过技术人员毕竟不是令行禁止的军人,加上场务也没有什么强制力,因此总的来说,人流还是以三五成群的形式在挪动。
而常浩南的身边,也很快聚起来了这么一群人。
↑返回顶部↑
			
			
			
		相当于从这里面还分到了半个。
所以,单是这一届评选,计算所就拿了两个半一等奖,还有一个不太起眼的项目“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的新进展”拿了二等奖。
在各个单位里面,绝对算是翘楚了。
不过,可惜的是,“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冯康院士,早在1993年就已经仙逝,只能由已经升任计算所所长的李杰院士代为领奖。
算是留下了些许遗憾。
冯康院士1957年调入计算技术研究所,可以说是华夏计算数学的奠基人。
他的成果“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独立于西方创建了有限元方法,相当于常浩南的直接前辈。
只可惜后者重生回来的时间节点有点晚,没能落着机会跟这位传奇大拿见上一面。
而由于常浩南的自然科学一等奖之前就已经领过了,所以李杰领完奖,并发表完获奖感言之后,整个颁奖仪式也就进入了尾声。
当然,这么多学术界的大佬凑到一块,自然不可能领完奖就丢下人家不管了。
晚宴还是不能少的。
在会场场务人员的引导下,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厅,向二层宴会厅移步。
不过技术人员毕竟不是令行禁止的军人,加上场务也没有什么强制力,因此总的来说,人流还是以三五成群的形式在挪动。
而常浩南的身边,也很快聚起来了这么一群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