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92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长时间之后,已经换好一身飞行装具的吴国辉和另一名试飞员一前一后登上飞机。

  与这架歼教9一同起飞的,还有另外一架歼教7。

  后者将协助01号原型机,向吴国辉展示歼教9的一种“独门绝技。”

  吴国辉并不是专职试飞员,但作为表演队队长,他也有超过5000小时的惊人飞行时间,因此对于新飞机的适应很快。

  十几分钟之后,两架飞机一前一后在跑道末端升上天空。

  仅仅是这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拉起机头爬升,就让前座的吴国辉体验到了这架飞机的不凡。

  起飞距离比更短不说,油门和杆位响应也比他开习惯了的歼7eb敏感不少。

  涡喷14b并没有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功能,这样的进步完全是因为常浩南重新设计的压气机,歼教9身上效率更高的dsi进气道,允许发动机以更快的速度调节工作状态而不会陷入喘振。

  有点类似于人的肺活量变大了、肺功能更加健康了,尽管肌肉量并没有变化,但运动水平还是会得到提高。

  在连续体验了几次油门增减之后,吴国辉便大概掌握了这架飞机的操作规律。

  他本人的丰富经验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歼教9确实好开。

  由于电传飞控的存在让这架飞机的操纵总体趋于线性,非常符合直觉。

  哪怕是个新手,也能很快驾驭得住。

  确实是作为教练机的好底子。

  有些手痒的吴国辉把飞机爬升到安全高度,准备尝试几个特技飞行动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