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67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很快就自己否定掉了:

  “不对,单纯增加气膜孔孔径会导致压力损失变大,得不偿失……”

  “那常总,如果把冷却孔从圆柱形改成锥形,进口面积小,出口面积大,不就可以改善气流对叶片表面的覆盖性了?”

  这下子,常浩南确实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异形孔的冷却效果好于圆孔,这搁在20年后是任何一个相关专业本科生都会知道的事情,但是放在眼下,整个华夏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一片空白。

  前世是直到大概一年多以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到西北工大赞助了一个跟主动冷却有关的研究课题,才让华夏这边意识到了这一点。

  工程上的东西,有时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看上去也就是那么回事,但要是没有人引导,那光是找窗户在哪,就得花上不少时间。

  而刘永全至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摸索到了正确的方向。

  “思路没错,但可以更进一步。”

  常浩南从旁边取来纸笔,在纸上画了个示意图:

  “其实冷却孔本身没有必要做大的改动,只要在出口部分,也就是孔的末端连接一个扩张段就可以了,这样压力损失更小,而气膜孔出口处的流速还可以大幅度降低。”

  “流速降低就是动量降低,冷却气几乎不会发生吹离作用,壁附效应更好。”

  “而且,主流与冷却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射流两侧的肾形涡强度较弱,子午面区域会形成与反肾形涡对结构,还能增强了冷却气的横向扩散作用,可以让冷却气膜更加均匀!”

  “那……”

  刘永全此时只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整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看上去好像简单到跟1+1差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