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47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即便拿着完全相同的元素配方,不同的工艺流程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材料性能。

  光是常浩南所说的化学热处理领域,常用的手段就可以从大面上分成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氮碳共渗、复合扩渗、细化表面扩渗……

  如果根据炉内渗剂的状态或者离子产生途径,则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

  而每一种技术里面还包括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工艺参数,从而衍生出几乎无限种可能性。

  这才是各个技术领先国家或者企业的不传之秘。

  比如,任何人,只要随便找一本工艺手册就能查到,m50钢的国标牌号为8cr4mo4v,而m50nil钢的国标牌号则为g13cr4mo4ni4v,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能把后者给冶炼出来。

  或者说,不能完全达标地冶炼出来。

  在m50nil钢被瑞典skf公司首先开发出来之后,很多有能力的同行也都迅速跟进了相关研究,而不同国家产出的钢虽然最终都可以说是m50nil,但在具体性能上仍然存在区别。

  像德、日、美、苏(俄)等国生产的钢材,尽管跟瑞典原厂货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总的来说属于各有所长,或者至少差距不大,在使用上完全可以相互代替。

  而技术比较薄弱的国家生产出的m50nil钢,则跟原厂货在某一个或多个方面差距巨大,甚至部分性能比经过处理之前的m50还差。

  很不幸,华夏就处在后者的行列之中。

  前世一直到2010年代后半叶,国产第三代发动机使用的轴承钢才完全实现进口替代。

  而现在,竟然有人表示自己有能力“设计”一套热处理的工艺流程出来,两个负责搞工艺的内行人第一反应是不信也很正常。

  不过还没等方满昌组织好接下来的语言,他的问题就被旁边从东北特钢过来的郭占文给打断了:

  “不知道常总方不方便介绍一下您这个设计方法的……原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