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25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内容肯定还是要推倒重来,至少,必须搞出一个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核心机来。”

  第415章 抉择,涡扇的10技术路线

  “ge9这个核心机哪里都好,但总压比实在太高,而且低展弦比的压气机叶片对于我们来说,无论设计还是制造都是个全新的课题,既然有了涡喷14的成功经验,那就完全没必要在这种地方另起炉灶……”

  常浩南一边介绍一边在纸上飞速写下了几串数字:

  “目前世界上几种主流的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f100和al31f的压比都在24-25范围内,而f110的压比一枝独秀,应该有将近31。我看你们这个设计,甚至还给压气机用了效率更高的弯掠叶片设计,恐怕压比要奔着32-33去,这样对于我们涡扇10的两个装机对象来说,适装性就会非常差……”

  航发毕竟不可能一直呆在地面测试台架上,而是要装到飞机上面,真正升空飞行的。

  所以哪怕未来航空动力系统真的独立出来、发动机项目不再作为飞机项目的配套而存在了,设计航发也不可能不考虑装机对象的实际情况。

  压比高,确实是好事,但绝对不是无脑越高越好。

  过高压比的发动机,尤其是涡扇发动机在超过声速之后,压气机耗功会飞快增加,导致等熵压缩线右移,压气机效率降低,循环功减少。

  纸面上的总压比虽然还是很高,但实际可用的有效压比反而低了。

  反应在实际性能上就是这个发动机中低速状态一条龙,速度高了就变成一条虫。

  f110和f404/414都有这个毛病。

  差距大到什么程度呢。

  这两台技术水平明明更先进的发动机,在超音速状态下不仅推力曲线不如al31f和rd93,甚至连油耗表现都不如后两者。

  这是个被基本物理原理限制住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