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9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伸缩结构要占用相当一部分机头空间,所以对于追求雷达天线尺寸的战斗机来说实在有些鸡肋,我也就没有把这个设计应用到某个具体型号上面。”

  他把画好的示意图交给旁边的林同鑫:

  “你如果愿意,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在京城的功夫,在这个新型教练机上面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搞一个专门的大迎角高机动技术验证机出来。”

  “一方面,教练机对于超大迎角的可控性有一定要求,这个方案相比于其它手段来说成本又很低,可以用得上,另一方面么,也可以当做是你们贵航露脸的一次机会,卖飞机这种事情,有时候跟卖别的东西是差不多的,你得搞出来点噱头才会有人关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后者怎么可能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双手接过那张坐标纸:

  “当然愿意,感谢常主任给的思路和机会!”

  作家助手搞了个新的什么绿色内容计划,我发上一章的时候点进去试了试,结果它直接把我后面一段内容给删了……搞得上一章差点不满2000字……

  第380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

  刚加入工作的年轻人,激情往往都是比较足的,更何况还是被常浩南亲自指点过方向之后。

  机头边条翼是个相对独立的气动组件,由于体积相对较小,因此在平飞或者低攻角飞行时,它会处在收缩状态,不会影响到飞机正常的气动外形,只有当攻角突破某一个阈值之后,才会启动并发挥作用。

  而这个过程显然不可能由飞行员手动进行。

  所以把这个阈值设定在何种位置,以及机头边条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多少时可以获得最佳的边条涡,就是留给林同鑫的“作业”。

  而至于孙惠中本人,则自然要负责更加主要的任务——

  在常浩南的指导下,完成对于高级教练机dsi进气道的设计和优化。

  作为一种完全不可调节的进气道类型,dsi进气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只有一种构型,因此优化区间恒定不变,必须具备很大的优化区间宽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