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92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606所/410厂和这对组合勉强有一些自主研发的经验(大部分还是失败经验)之外,剩下的是真带不动……

  只能是手把手教。

  可是现在常浩南手上的项目相比一年前多了何止十倍,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四处奔波再去各地搞一对一辅导。

  也没那么多项目给大家分别练手。

  单单涡扇10正式搞起来,就差不多能吃掉航空动力领域每年研究预算的一多半。

  况且现在航发这边还没有独立出来,理论上仍旧需要作为主机型号的配套才能上马。

  总之,在最近一两年的时间之内,涡扇10应该都是唯一一种从头开始走流程的航发型号,也是给航空动力系统练手的独苗,最因此好是让其它单位也有机会参与进来取取经,同时把经验应用到对现有型号的改进之中,逐渐积累科研力量。

  比如镐京的涡扇9、建宁的涡桨6和涡轴8、冰城的涡轴5,都可以作为这一过程的获益者。

  等到这些成果逐渐反哺到军队建设和航空工业发展上之后,航空动力系统再说“脱离飞机型号独立立项发动机”这种话的时候,好歹也能有些底气。

  “每一家都派人进京的话,这个动静其实也不小了……”

  电话那头的丁高恒要考虑的事情显然更加宏观一些。

  在京城这种地方,有很多非技术因素都需要考虑。

  听到对方在会议地点上有些犹豫,常浩南赶紧解释:

  “丁主任,这个倒不一定非得在京城开,只要您能批准,然后把场地给安排起来就行。”

  “这样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