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8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换句话说,利用这种思路设计出来的武器装备,虽然发射时看着好像晃晃悠悠的,但实际精度表现反而会更好,而且重量还轻得多。

  其中的典型就是bm21火箭炮和pkm通用机枪。

  当然,常浩南能对这个方面产生了解,也是因为这个思路后来扩展到了航空航天设计领域。

  而卫士1在设计的时候,尽管考虑了发射车架从刚性支撑到弹性支撑的演进,但仍然把弹管耦合系统近似成了刚体。

  合理了,但又没完全合理。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卫士1的设计工作始于90年代初,而且正如刚才芮晓亭所说,炮兵装备分不到太多资源,能搞成这样已经非常牛逼了。

  “啊……啊?”

  芮晓亭拿着硬盘的手直接僵持在了半空中。

  结论本身倒是没什么令人惊奇的。

  这方面的问题,哪怕旁边跟着过来的研究生也能讲出来个一二三。

  实际上这也正是他拿出这块移动硬盘之后本来想要说明的内容。

  但常浩南可是在几乎没看到任何数值计算过程的前提下,翻了几分钟日志就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

  这是啥人啊?

  刚才说好的“不如我们这些领域内专家”呢?

  哪不如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