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68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要有相关的生产经验就好,研发方面的话,肯定还是由我和青华大学的同志们担纲,而且这个模锻压机毕竟不是从零开始,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攻克最后几个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对总体设计做进一步优化,剩下的大头,反而是工程上的。”

  但是怀国莫的表情却并没有变得轻松起来:

  “小常,你也不要过于乐观,从93年开始,因为市场竞争机制发生变化,江重就开始连年亏损,到现在,厂子的情况相当严峻了,具体的情况可能要去问兵器工业那边,但是光去年一年,他们就亏损了将近两千万人民币,两千万啊……”

  “嘶……”

  听到这种情况,常浩南也是有些挠头。

  两千万这个数字,说多其实不算多。

  尤其对于从航空业出身的他来说更是这样。

  毕竟刚才还提到过的圆环工程,光是第一架飞机的预付款就有3.5亿美元,112厂造一架歼8c战斗机,哪怕调拨价也得将近这个数。

  但是就一家二级企业来说,这个数也着实不少。

  毕竟据之前卢育英所说,包括611所和132厂在内的10家研究所和制造厂,总共也就给歼7f型号的开发筹集了4000多万人民币的经费。

  江重一年就亏进去一半,着实不是什么好现象。

  另外,作为一家曾经有过峥嵘岁月的大企业,这种亏损更重要的还不在钱上。

  而是说明厂子内部存在问题。

  重型模锻压机这种大国重器,属于在生产和后续的制造过程中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的。

  所以肯定不是随便找个规模足够的厂丢过去就完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