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54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之到现在差不多十年过去,虽然也做过几版设计,但都属于在纸面上看着就不太靠谱的程度。

  航空工业和606所自然也知道自家的水平,所以此前一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难度更低的涡喷14上面,少数扑在涡扇10上面的成员也是以进行技术预研和跟踪前沿研究为主。

  好在也没花出去多少钱,不算亏。

  而如今,606所的工程师们在过去一年对于涡喷14的改进完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数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十年前也有了长足进步,再加上常浩南自己的能力相比一年之前也不可同日而语,已经可以说具备了正式开始对涡扇10发动机进行研制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一轻一重两种第三代战斗机的进度都超过预期,歼10已经完成地面发动机启动测试,下半年基本确定能够首飞,两架由112厂进行总装的歼11战斗机原本预计年末完工下线,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大概可以提前三到四个月。

  虽然目前看来al31f/fn并没有遭到断供的可能,但留里卡-礼炮方面也一直拒绝转让发动机技术,国产三代机的核心动力长期依赖国外总不是个办法。

  因此无论从条件上还是需求上,搞新一代涡扇发动机,势在必行!

  在第一份报告的最后,他还列出了一些相关的关键技术。

  比如全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和数值仿真、新一代主动冷却技术、单晶材料开发和铸造、高温合金……

  嗯……

  不列不知道,一列全是问题。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关关难过关关过吧。

  好在这些东西并不全都需要常浩南亲力亲为来解决。

  写到这里,常浩南突然想起了今天上午看到的那封征求意见函。

  “以军用和民用分一集团和二集团虽然比上辈子的情况合理了一点,但是合理的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