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53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讲道理的架势么?

  什么叫仗势压人啊?

  总之就是惹不起。

  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个多头管理的情况下,要想成立一家新的国有企业是何等困难……

  被夹在中间的王宇忠只觉得头都大了。

  “老丁啊,你也不要继续难为我了,我看不如这样。”

  低头沉思了半晌之后,他总算想到了一个算是两全其美的方案,

  “新成立一家国有企业呢,眼下确实没有可操作性,现在管国企组织和干部队伍的企业工委,自己都是个刚成立一个多月的新机构,所有精力基本都放在航空产业改革上面,就算我帮你这个忙,全套流程走下来,恐怕也得个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这还是最乐观的情况,要是中间再受到一些暗中阻挠,或者遇到什么意外情况,那就没数了。”

  听到这里,丁高恒明显还想再说点什么,但是被王宇忠抬手阻止。

  后者停顿片刻,又继续道:

  “所以我的想法是,从目前正在准备改制的地方性国企里面找一个经营范围差不多的出来,彻底完成清算之后由科学院接手,先作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运营一段时间,如果确实对国民经济作用巨大,等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理顺下来之后,再升格成直管央企也不迟,而且,这样一来,你们那个23岁负责人的任命也无需通过企业工委批准,只需要进行报备即可。”

  “如果用这种模式的话,大概到今年年末,最晚明年初,就能把新企业给彻底定下来,至于中间这段时间么……”

  王宇忠犹豫了一下,

  “我们经贸委有一个技术进步与装备司,负责指导和推动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和产学研联合,虽然因为你们科工委和他们科技委的存在,导致这个司过去几乎没什么实际业务,但权限还是有的,可以以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名义,拨款200……呃,300万元,给你们用于软件的先期开发。”

  “我看科学院报告里的意思,成立公司主要是为了应对后续的产品维护和升级,那就是说开发工作应该能以课题组或者项目组的模式进行下去,等到开发结束,那边的公司应该也已经转到科学院下属了,正好可以无缝对接,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