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3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面的部分,杨韦倒是还能保持冷静,但是最后这一项,直接让他右手猛地一抖,差点抓不住手里的笔。

  也就是说,通过飞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对于发动机结构的有限改动,竟然可以突破发动机的工作极限状态!

  虽然听常浩南的意思,这种鸡血状态应该无法维持很久,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之中,动力上的优势哪怕只持续一分钟,有时候都能决定胜负。

  只不过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需要改发动机。

  “这套系统的功能确实很有诱惑力……”

  杨韦合上笔记本,缓缓靠回座椅靠背上,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惋惜:

  “不过这个紧连控制阀……al31fn毕竟是留里卡的设计,就算他和我们进行合作,考虑到项目对接等一系列问题,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成品啊。”

  不过常浩南自然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直接摆了摆手:

  “这不要紧,没必要非得一步到位,完全可以分成两步走。”

  “在使用俄制发动机进行首飞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掉硬件的ccv,只保留其它部分,先安装一个青春版,就是简配版,用最基础、的自动调整节流阀的方式对进气情况进行干预,这样效果虽然稍差,但至少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发动机包线,保证极限条件下的飞行安全。”

  “等到国产的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成熟并完成换装之后,就可以用上完全版的主动稳定性控制系统了。”

  这个解释让杨韦一愣:

  “你的这个系统对于飞发匹配要求可是很高的,先不说涡扇10能不能在歼10正式入列之前搞出来,就算搞出来,那进气道的设计恐怕也要大改啊……”

  而常浩南的回答则更是放飞自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