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2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螺旋桨推进的原理问题,就算设计效率再高,到了空气稀薄的高空中也会出现推力和升力不足的问题,所以螺旋桨飞机,除非采用特别夸张的展弦比,否则无论是活塞还是涡桨,升限基本都在万米左右。

  只有少数像桨扇发动机之类的作弊选手能进一步突破高度。

  他想起前世倒是有过把风力发电机用空飘气球带到空中,利用对流层强风发电,再传输到地面的狂野想法,所以才有此一问。

  只是这种思路从工程实践的角度价值不大,要是真接了类似的项目,那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提桶跑路。

  “那倒不是,我现在做的项目,是跟浙省大学一个搞气象研究的团队合作,给他们设计一个能在平流层长期保持存在的高空飞艇。”

  见到常浩南对自己的项目感兴趣,方振干脆拽来一张椅子坐在了前者旁边:

  “因为那东西一上去可能就是两三个月,期间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来对气象条件进行跟踪,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动力才行。”

  浙省大学的气象学虽然这些年有点衰落,但由于华夏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就是他们的前校长,所以名望还是在的,应该不至于拿个假项目来坑人。

  “高空飞艇……”

  这个意料之外的名词让常浩南脑子里的某根弦被拨动了:

  “有多高?”

  前天在东莱开总结会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造一架通讯中继机,来解决当前通信卫星数量不足的情况下,600公里距离以外的数据传输问题。

  之前和罗汇川聊天的时候,他也提起来过,这些年航空兵部队之所以很少往南海深处飞,除了飞机航程所限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飞远了之后很难和琼省的基地取得联系。

  说明这种需求还是存在的。

  而且不仅是军用,在面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这类装备也能提供应急通讯支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