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5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契卡洛夫厂唯一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自己过去造出来的那800架伊尔76。

  如果开价过高,华夏人完全有可能转过头去买旧货。

  要知道这个时候才是1997年初,独联体各国手中的二手飞机机况尚且不错。

  远的不说,就乌兹别克空军自己,手里就有十几架根本用不上的伊尔76等着脱手。

  而大修伊尔76的业务,像是白俄571航空修理厂之类的地方都可以完成,竞争就很激烈了。

  “何必留到后面,我想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谈。”

  ……

  在有利可图的米尔济约耶夫极力撮合之下,华夏和契卡洛夫厂关于目前这10架飞机的相关谈判非常顺利,甚至都没需要坐上谈判桌,直接在一架伊尔76的机舱里面就达成了口头约定。

  由于厂里急着用钱,加上这些飞机对于乌兹别克来说本来也属于白嫖,完全不涉及研发费用,崽卖爷田心不疼的情况下,10架飞机打包才要价1.08亿美元。

  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来说,这已经可以算是一笔惊天大单了。

  但如果让人在阎良的常浩南看到这个价格肯定要直呼离谱。

  17年后的2014年,华夏从二毛手里购买的3架二手伊尔78,单价4500万美元。

  哪怕计算这些年的通货膨胀率,单价960万的新机也确实称得上是清仓甩卖了。

  当然,双方第二天还是办个了简短的仪式,把正式合同给定了下来。

  毕竟都担心对方会反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