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笔钱单论总数倒是并不比前面二者更多,也就是几十亿的水平。

  但里面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汇配额。

  放在90年代,这可是香饽饽。

  主要是十一号工程技术引进过程中省下来巨额款项——

  按照原来华夏这边的心理预期,包括技术转让、设备、材料、人工等费用在内,整个项目期间需要对俄方支付的合同总额最低大概在70-80亿美元之间。

  其中要在96-97年度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就有近15亿美元。

  但是苏霍伊方面去年在谈判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让步,降低了采购单价并同时减少了要求华夏直接从俄方采购的飞机数量,导致这笔支出实际上相比原计划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意味着仅仅在1997年,就多出来了差不多5亿美元可以用在对外引进其它技术或者装备上面。

  这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笔意外之财。

  正好又赶上伊留申集团和契卡洛夫工厂共同邀请华夏方面派代表团访问。

  空军方面的心思自然也就活泛了起来。

  这才有了怀国莫带队的这次行程。

  在出发之前,科工委召开的小规模内部会议上,丁高恒把这些事情罗列总结了一下。

  本意是给大家提高一下自信。

  但表格刚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就有人发现了亮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