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2节(4 / 7)
  换个14所普通工程师在这里,就不可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我是前些天跟南郑182厂梁绍修总师开会的时候,从他那了解到小常同志你的名字,还有一些事情。”
王晓模首先解释了自己为何能认出常浩南来,然后又继续道:
“刚刚听你们聊天,好像说起了技术换技术的事情?”
听到这个问题,常浩南用最快的速度盘算了一下华夏预警机发展的时间线。
显然,王晓模正是被有关技术引进的话题所吸引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被常浩南那句“花钱买技术和市场换技术都不靠谱”所吸引的。
现在是1997年3月,刚好是圆环工程,也就是用伊尔76机体和大卫国“费尔康”系统结合搞预警机的项目正式立项后不久。
目前大概处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雷达设计生产阶段。
根据前世的解密资料来看,王晓模本人对于这次合作没有那么乐观,多次提出要同步安排国内配套研制,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外方。
后来的事情证明他是对的。
2000年,大卫国单方面撕毁合同,停止了研发项目。
尽管他们全额退还了华夏提前支付的经费,但即便不考虑1992年到2000年之间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这一来一回耽误的多年时间也是难以弥补的。
而现在,王晓模就坐在常浩南面前,并且已经表现出了他的担忧。
天赐良机,总得做点什么才行。
↑返回顶部↑
			
			
			
		“我是前些天跟南郑182厂梁绍修总师开会的时候,从他那了解到小常同志你的名字,还有一些事情。”
王晓模首先解释了自己为何能认出常浩南来,然后又继续道:
“刚刚听你们聊天,好像说起了技术换技术的事情?”
听到这个问题,常浩南用最快的速度盘算了一下华夏预警机发展的时间线。
显然,王晓模正是被有关技术引进的话题所吸引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被常浩南那句“花钱买技术和市场换技术都不靠谱”所吸引的。
现在是1997年3月,刚好是圆环工程,也就是用伊尔76机体和大卫国“费尔康”系统结合搞预警机的项目正式立项后不久。
目前大概处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雷达设计生产阶段。
根据前世的解密资料来看,王晓模本人对于这次合作没有那么乐观,多次提出要同步安排国内配套研制,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外方。
后来的事情证明他是对的。
2000年,大卫国单方面撕毁合同,停止了研发项目。
尽管他们全额退还了华夏提前支付的经费,但即便不考虑1992年到2000年之间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这一来一回耽误的多年时间也是难以弥补的。
而现在,王晓模就坐在常浩南面前,并且已经表现出了他的担忧。
天赐良机,总得做点什么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