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过这个回答之后,杜义山在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刚刚有那么一瞬间,他开始担心自己这个天才的学生会不会因为在八三工程中的经历过于顺风顺水而有些飘了。

  但是从常浩南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来看,他对于自己、对于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仍然保持着冷静且客观的估计。

  实在是杞人忧天了。

  “那就按照你的计划来吧。”

  第172章 电火花加工

  在双方都确定了项目细节,并且确定对于常浩南制定的初步计划没有异议之后,担心夜长梦多又被人抢走常浩南的611所用最快的速度把项目提交了上去。

  尽管正是年末最忙的时候,但这个项目在科工委那边还是一路绿灯,最后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走完了整个流程。

  当常浩南重新乘飞机返回盛京的时候,已经有一名来自611所、参与过歼7f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一起跟着了。

  八三工程那边只剩下一些在试训基地需要完成的零散试飞科目需要补充,已经没有什么工作需要常浩南来完成,因此他降落之后便直接赶往了负责涡喷14发动机性能调整的606研究所。

  相比于装着两台发动机的歼8c,更轻、更小而且是单发的歼7f要求自己装备的动力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寿命,对于推力的要求反而并不高。

  为此606所专门开发了一个新的型号,涡喷14b。

  具体的变动也不多,主要就是通过降低涡轮前温度,以牺牲大概5%左右的推力为代价,换取更低的故障率,以及首翻周期从150小时提高到250小时。

  同时把发动机配套的发电机功率从原本的18kw提高到了20kw。

  毕竟只有一个发动机,却要带动一个功率不低的kjl7雷达,还得留出一些余量来应付其它子系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