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5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基本就是没有进度。

  常浩南能在几个月时间里把涡喷14给改出花来,除了有系统作为后盾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型号本身就有着不低的完成度,他只需要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修改即可。

  并且涡喷14对于材料和制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他只要拿出一个足够好的设计方案,410厂哪怕效率低一点,终究还是能把图纸上的东西给造出来。

  但涡扇10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歼10会在1998年3月首飞。

  现在是1996年12月份,装着al-31fn发动机的01号原型机实际上已经接近下线了。

  哪怕开着挂,常浩南也不可能从无到有在14个月的时间里搞出一台全新的第三代大推来。

  坦白来说,他就算想要在14个月的时间里真正开始对涡扇10的设计工作,都颇有一些难度——

  太行发动机在立项的时候,是严重缺乏预研的。

  说白了就是带着点大干快上的意味在。

  这就导致尽管项目已经摆在桌面上了,但很多先期准备都还没有完成。

  所以常浩南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

  “我听说611所那边搞十号工程的进度还算顺利,涡扇10毕竟得从头开始,要赶首飞大概是没什么可能了。”

  不过还没等杜义山接上话,就又是话锋一转:

  “但是跟歼8c一样,先用不完全状态进行首飞,后面再换装新的国产动力并调整进气道设计,去赶定型节点,这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