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3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觉得,不能可着md90这一棵树上吊死。”

  在确定了自己回答的主基调之后,常浩南重新看了一眼办公桌后面的丁高恒。

  对方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但这对于常浩南来说就是好事。

  于是他继续说了下去:

  “麦道客机的技术水平,相比于波音本来就要差一些,并且一旦波音完成了收购,他们肯定不会继续投资发展md系列客机产品线,这样一来,就算波音想要当个好人,完全履行之前麦道签署的商业协议,我们也只会生产出一批根本不会有后续发展,并且商业前景已经被判了死刑的客机。”

  “而且,因为md90飞机的原胚料,以及航空发动机依然需要进口,维修保障也必须依赖美国,所以我们甚至没办法把这些飞机挪作军用,这样一来,可以说造一架就会赔一架。”

  丁高恒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点了点头,同时点燃了一支烟:

  “但沪飞的生产线和总装线加在一起,我们已经投进去了将近十亿元的资金,而且不管怎么说,麦道前期提供的资料和经验都是实打实的,也让咱们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批掌握大型飞机总装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总要让他们有点事情继续做才行吧,否则前面那些投入岂不是完全打了水漂?”

  实际上,丁高恒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因为这正是上一世沪飞这边挣扎了几年之后的结局。

  尽管常浩南已经不可能知道那个时间线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次他肯定不会允许沪飞厂的悲剧重演。

  所以他当即说出了自从参加香洲航展时就在考虑的事情: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所以最好能够生产一种参照我国标准设计的客机,,这样对未来我们自己的民航工业更有帮助。”

  “而全世界范围内,有技术实力开发一架完整客机的只有美国、欧盟、巴西和俄罗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