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8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常同志,欢迎回来!”

  杨奉畑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了常浩南的手,随后又上下打量了一番:

  “要不是这次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同志们专门发函表达感谢,我们还不知道你在控制科学领域也有这么深的研究,深藏不露啊。”

  听到这句话的后者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旁边那些陌生面孔应该是航天系统的同志。

  搞导弹的。

  之前在跟徐洋合著那篇有关差分进化和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论文的时候,常浩南就考虑过里面的内容会对我国制导武器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毕竟在航空系统内部各厂所之间相互借调协助解决问题还算正常,但要想在八三工程挂名的同时再直接跳到航天系统,确实没什么可操作性。

  一方面眼下这个年代各系统之间的条块分割尚且比较严重,另一方面……

  哪怕搁在大洋彼岸,一个人要想同时在洛马和波音两家公司担任核心技术类职务,恐怕也不大可能获得允许。

  所以这也是目前分身乏术的他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只不过,航天工业总公司方面的效率确实远远超过了常浩南的预期。

  毕竟距离他上次给徐洋写回信才两个半月的时间,这中间再刨去后者投稿和杂志编辑审核的时间,哪怕从论文被录用而非见刊开始算,到现在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功夫。

  这霹雳11就被搞出来了?

  不过常浩南的疑惑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周围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他很快得知了事情的全貌。

  就在一周之前,沪市机械电子二局联系到了601所,表示他们已经解决了困扰霹雳11多年的视线角速度率信号提取不准,以及弹机距离较远时,直波杂散信号严重影响回波探测灵敏度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